广告投放优化中的四维营销策略丨痛点丨痒点丨爽点丨爆点

前几天有童鞋给辉哥说,优化师要从调价策略转向内容创作方面,有什么好的思路方法论吗,如何才能产出比较好的内容来吸引潜在用户呢?今天,辉哥就从素材,当然外层文案、脚本、落地页内容都可以用的四维营销策略,也就是在素材创作中合理运用痛点、痒点、爽点、爆点的组合策略,从而提升转化率。

简单介绍下这四点的含义:痛点应该是用户急需解决的问题,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比如效率低、成本高这些。痒点可能不是那么紧急,但能激发向往,比如提升形象或者生活方式。爽点就是解决问题后的快感,而爆点则是能引发传播的要素,比如悬念或冲突。

对于痛点,可能需要先找到用户的真实需求,然后通过场景化描述让用户有共鸣,再给出解决方案。而痒点可能需要用向往的场景或者身份认同来吸引用户。比如不同行业可能有不同的痛点,比如教育行业怕孩子落后,美妆行业担心皮肤问题。

四维组合拳实战方法论

1.用户心理动线设计,构建"痛点刺激→痒点撩拨→爽点满足→爆点扩散"的完整链路:

用短视频举例:

前3秒:用痛点场景引发"这说的就是我"的代入感,比如某教育广告的开场白: "孩子数学又不及格?你可能忽略了这三个关键期"

5-15秒:展示理想状态制造痒点落差,如某语言培训广告对比"同事用流利英文汇报时,你却只能低头沉默"

15-25秒:产品解决方案带来即时爽感,如某剪辑培训广告的剪辑软件演示"三步骤生成电影级特效"

广告投放优化中的四维营销策略丨痛点丨痒点丨爽点丨爆点插图

结尾3秒:设立勾子引导触达页面或触发传播,如某教培广告,"点击视频下方链接可以免费领取课程"

2.行业定制化策略库

教育行业:

痛点挖掘方向:升学竞争焦虑

痒点构建策略:"清北名师"身份

爽点设计要点:智能错题本即时反馈

爆点传播设计:学习报告社交分享

美妆:

痛点挖掘方向:职场形象危机

痒点构建策略:明星同款妆容

爽点设计要点:AR试妆实时效果

爆点传播设计:妆容匹配度PK赛

3. 素材元素公式化生产

痛点型素材 = 真实场景+负面情绪+数据佐证

例:企业服务广告用"据统计73%中小企业因财务混乱错失政策补贴"

痒点型素材 = 理想人设+符号化产品+圈层语言

例:轻奢包具广告"背CELINE的女孩从不挤早高峰地铁"

爽点型素材 = 对比实验+时间压缩+成果可视化

例:清洁剂广告"3秒溶解十年油渍"的实验室对比视频

爆点型素材 = 参与机制+社交奖励+裂变闭环

例:餐饮App"邀请好友拆红包,最高免单"的互动视频

内容不断变化,区分好基础痛点(必须解决)与增值痛点(可有可无),每月更新理想场景素材防止审美疲劳,避免过度承诺导致期待值管理失衡等同时要建立用户心理动态模型数据库,持续追踪不同人群的阈值变化。这一步就需要产研和运营共同协助完成。

简单总结:

痛点 =急需解决的麻烦(比如痘痘冒脓不敢见人)

痒点 = 心里的小渴望(想成为朋友圈最会拍照的)

爽点 =立马见效的快乐(3秒祛痘,拍照自带美颜)

爆点 =让人想显摆的点(分享后能解锁隐藏功能)

具体操作:

1. 痛点:先扎心

操作:前3秒直接戳用户最痛的现实

例子:

卖课:"PPT做不好,领导总让重改到半夜?"

卖减肥药:"肚子赘肉多,试衣服永远选黑色?"

口诀:说出现状 → 放大痛苦 → 给出希望

2. 痒点:画大饼

操作:展示用了产品后的理想人设

例子:

卖咖啡机:"同事以为你点的星巴克,其实你在家做的"

卖西装:"穿上像《狂飙》高启强谈生意"

口诀:制造对比 → 暗示身份升级 → 用细节撩人(logo/场景/台词)

3. 爽点:给快感

操作:让用户立刻感受到"哇塞"效果

例子:

清洁剂广告:倒上去 → 油渍"唰"地消失 → 用时2秒

知识付费:"原来Excel公式不用背,3个符号就搞定"

口诀:过程要快 → 效果要猛 → 最好有对比(before vs after)

4. 爆点:埋钩子

操作:设计让用户主动分享的理由

例子:

美颜相机:"生成你的专属漫画脸,测测像哪个明星"

外卖红包:"分享给3个群,必得20元无门槛券"

口诀:给社交货币(炫耀/利益/趣味)→ 降低分享难度 → 设置紧迫感

总结一句话就是“你的痛苦我懂(痛点) → 用了就能牛逼(痒点) → 现在试马上爽(爽点) → 分享还能更赚(爆点)”

当然,凡事不能过,注意尺度,才能不把网民当傻子

别只堆痛点让人焦虑(像PUA用户),痒点要有真实感(月薪5千别吹私人飞机),爽点别造假(三天瘦20斤这种鬼话),爆点要给真好处(别让人分享完觉得被耍)。